白葡萄酒居然有「猫尿」味?细说长相思八个鲜为人知的冷知识

品尝一杯长相思白葡萄酒时,你是否曾期待闻到百香果、柑橘的清新香气,却意外遭遇一股类似「猫尿」的气息?

不必怀疑自己的鼻子,更不必倒掉美酒,这看似不雅的气息,正是长相思最引以为傲的个性签名。

初遇「猫尿」:野性风味的意外邂逅

长相思(Sauvignon Blanc)作为芳香型的白葡萄品种,通常散发著突出的绿色水果香气,带有显著的青草味,类似于黑醋栗芽孢和鼠尾草的植物类气息,也就是我们经常提到的「猫尿味」。

不过,许多酒友对于「猫尿味」这一说法可能不得其意,其实这种特殊的风味还可以用很多不同的描述来形容,比如西方国家倾向于使用「黑醋栗芽孢」、「黄杨」、「接骨木」等描述。

这种味道一般出现在白葡萄酒中,尤其是法国卢瓦尔河谷(Loire Valley)和纽西兰马尔堡(Marlborough)的长相思葡萄酒。经检测,长相思中确实存在芳香型的硫醇类化合物(包括4MMP、3MH和3MHA)及吡嗪(Pyrazines)类化合物,正是它们给葡萄酒带来了类似猫尿的刺激性气味。另外,雷司令(Riesling)、鸽笼白(Colombard)、赛美蓉(Semillon)、赤霞珠(Cabernet Sauvignon)以及梅洛(Merlot)中也被证实存在不同含量的上述芳香型化合物,因此也可能带有这种气味。

研究表明,吡嗪仅来自葡萄本身,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受葡萄园的微气候影响。长相思属于早熟品种,随著葡萄的成熟,吡嗪可以在太阳下分解,但葡萄若未达到完美的成熟度,或是被其枝叶遮挡无法得到充足光照,聚集起的高浓度吡嗪就会带来刺激性气味。加上,卢瓦尔河谷与马尔堡产区气候凉爽,较低的气温有助于保留品种的清新特征,同时也更可能带来「猫尿味」。

虽注意的是,吡嗪所带来的青涩气味并不是葡萄酒的缺陷,而是长相思酒款的特色之一,在其爱好者眼中,这恰是长相思的迷人之处。长相思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大葡萄种植区,在不同风土与酿酒师的魔法下可以展现出无限魅力。

除了独特的香气,长相思还有七个鲜少人知的冷知识,颠覆大家对它的固有认知!

① 葡萄界的「活化石」传奇

长相思的基因故事追溯至公元前6000年的高加索地区,比它的后代赤霞珠早诞生至少3000年,堪称葡萄界的「活化石」。

它与法国古老品种「白高维斯」有著千丝万缕的亲缘关系,仿佛是葡萄家族中一段跨越千年的浪漫邂逅。在中世纪修道院的「葡萄育种计划」中,长相思意外诞生。16世纪法国农书《葡萄种植纪要》中记载的「Sauvage」(野性葡萄),正是它的前身。因其果实天生抗病虫害,被修士们亲切地称为「上帝的防波堤」,仿佛是上帝赐予葡萄园的一道天然屏障。

②  译名之妙:从野性到诗意的华丽转身

「长相思」这个充满中国古典美的译名,与它的法文名Sauvignon Blanc的本意形成了奇妙的反差。Sauvignon意为「野性」,Blanc则指「白」,直译过来便是「野性的白葡萄」。

这个诗意的中文译名最早出现在1999年,随后便广泛流传开来。其实,早在1892年,张裕公司创始人张弼士将其引入烟台时,文人墨客便赋予了它这个充满相思情愫的译名。这一译名,不仅巧妙地为国人展现了长相思葡萄酒所代表的优雅气质,更成就了中西文化的完美交融,宛如一座桥梁,连线著东方的含蓄与西方的奔放。

③ 产地探秘:南非——隐藏的王者之地

多数人或许认为纽西兰马尔堡是长相思的第一大产区,然而事实却令人大跌眼镜——南非西开普省才是真正的隐藏王者。这里种植面积达23000公顷,比马尔堡的19000公顷多出21%,而且60%的酒款出口至亚洲市场,足见其在亚洲市场的受欢迎程度。

南非斯泰伦博斯产区的长相思更是独具特色。由于当地的花岗岩土壤,这里的葡萄酒带有独特的薄荷巧克力味。在2024年的Wine Spectator评分中,该产区酒款的平均分甚至超越了法国桑塞尔,这无疑是对南非长相思品质的高度认可,也让人们对这片土地上的葡萄酒充满了更多的期待。

④  家族传承:赤霞珠的亲生母亲

1997年,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一项研究犹如一颗重磅炸弹,证实了长相思与品丽珠自然杂交诞生了赤霞珠。这意味著每瓶波尔多红酒里,都流淌著长相思的基因密码,仿佛是一场跨越时空的家族传承。

在波尔多佩萨克 – 雷奥良产区,酒庄们别出心裁地同时酿造长相思白葡萄酒与赤霞珠红酒,并推出「母子套装」。2024年,拉菲古堡的此类套装拍卖价高达12000欧元,这不仅体现了消费者对这种独特组合的喜爱,更彰显了长相思在葡萄酒家族中的重要地位。

⑤ 极地奇旅:南极边缘的冰爽体验

智利巴塔哥尼亚产区(南纬43°)是全球最南端的长相思种植地,这里宛如一个冰雪世界,充满了神秘与挑战。冰川融水灌溉加上强紫外线照射,赋予了这里的酒液独特的品质。其酸度如青柠般锐利,还带有海草与咸矿物质味,仿佛将大海与冰雪的精华都融入了这一杯美酒之中。

这里亩产仅1.2吨,约为马尔堡的1/3,产量稀少更显珍贵。2023年,单瓶均价突破200美元,成为收藏家们的新宠。每一瓶酒都像是一个来自极地的精灵,带著独特的魅力,吸引著无数葡萄酒爱好者为之倾心。

⑥  历史回响:王室禁令与甜酒功臣

1784年,法国国王路易十六认为长相思的浓郁香气「会败坏贵族品味」,竟下令在卢瓦尔河谷铲除其藤蔓。然而,农民们巧妙地将枝条藏于苹果园,才让今日的普伊 – 富美产区得以留存。如今,普伊 – 富美的长相思被称为「国王的后悔药」,带燧石与湿石头风味,仿佛在诉说著那段历史的故事。2024年Vinexpo展会上,一款1989年的老年份拍出3800欧元的高价,见证了它的历史价值与独特魅力。

在法国苏玳产区,长相思虽常被赛美蓉的光芒掩盖,但它却默默地发挥著关键作用。其薄皮特性易感染贵腐菌,与赛美蓉的饱满酒体形成完美互补。滴金酒庄(Château d’Yquem)的贵腐酒中,长相思占比可达30%,赋予酒液清新的柑橘酸度,平衡高达200g/L的残糖,成就了「液体黄金」的传奇,成为葡萄酒世界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

⑦  冷战秘辛:间谍葡萄的传奇故事

上世纪60年代,苏联克格勃曾试图偷取波尔多格拉夫产区的长相思枝条,在克里米亚半岛复刻种植,然而因气候不适最终失败。遗留的3株老藤如今已成为当地葡萄酒博物馆的镇馆之宝,见证了那段充满谍战色彩的历史。

如今,波亚克酒庄为顶级长相思葡萄安装微型晶片,每串葡萄都可追溯至具体藤蔓。2024年,防盗投入达每公顷1200欧元,可见其对品质的严格把控与对葡萄的珍视。

从南非开普敦的阳光山坡到智利巴塔哥尼亚的冰川边缘,从波尔多的贵族酒庄到纽西兰马尔堡的现代庄园,长相思的足迹遍布全球。这杯中流淌的金色液体,不仅是美酒,更是人类与葡萄相伴数千年的文明史,每一滴都蕴含著无尽的故事与魅力,等待著我们去品味、去探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