提到葡萄酒,多数人脑中浮现的不是深红,就是清亮的淡金。然而,若只把葡萄酒想成「红酒与白酒」的二元世界,那可就大大低估了酿酒师的创意,以及葡萄本身隐藏的魔法。
事实上,葡萄酒的色彩世界远比我们想像的更加丰富多彩。从淡如朝霞的粉红,到深邃如琥珀的橙黄,再到惊艳亮相的宝石蓝,葡萄酒的调色盘正在悄然扩充套件,挑战著我们对这古老饮品的传统认知。
为什么本应无色的葡萄汁,最终会变成五颜六色的酒液?
你觉得葡萄汁是什么颜色的?许多人可能会直觉认为,葡萄是什么颜色,榨出来的汁就是什么颜色。但事实上,不管是红葡萄、紫葡萄还是青葡萄,刚榨出来的葡萄汁几乎都是无色的。换句话说,我们在杯中看到的颜色,其实并非来自果肉,而是来自葡萄皮。
葡萄酒的颜色深浅与色调,取决于酿造过程中葡萄汁与葡萄皮接触的时间长短和方式。以红葡萄酒为例,当葡萄在进行长时间的「泡皮」过程,葡萄皮中的花青素和单宁逐渐释出,赋予酒液深浅不一的红色调。而白葡萄酒则大多跳过泡皮步骤,或仅使用浅色葡萄品种酿造,因此色泽呈现淡雅清透的黄色调。
虽然大多数红酒的颜色来自葡萄皮,但也有少数特殊的葡萄品种,果肉本身就带有红色调,例如 Gamay de Bouze 或 Morrastel Bouschet。这类葡萄即使不经过泡皮,榨出来的汁液也自然呈现红色。
葡萄酒不只红与白,探讨葡萄酒的多元色彩世界
粉红酒:不是红白混合,而是时间的艺术
很多人以为粉红酒是红酒与白酒的混合物,然而在大多数传统产区,这种做法其实并不常见。
真正的粉红葡萄酒通常是由红葡萄品种经过短时间泡皮酿造而成。这个浸皮时间通常从数十分钟到一两小时不等,一旦酿酒师决定色泽足够,就会立即压榨去皮。这种独特的酿造方式不仅让粉红酒的颜色呈现出更娇柔的桃红、鲑鱼橘色或石榴粉,还造就那种介于红白葡萄酒之间的风味特征。
近年一种名为「灰葡萄酒」的风格也逐渐流行。这其实是粉红酒的一种特殊形式,使用像黑皮诺这样皮薄色浅的红葡萄,进行极短时间的浸皮,创造出比传统粉红酒更淡雅的色泽,口感上也更加细腻精致。
橘葡萄酒:用红葡萄酒的方法酿制白葡萄酒
当人们开始谈论葡萄酒的多彩风貌时,「橘葡萄酒」无疑是近十年最受瞩目的明星。这种看似创新的风格,实际上是源自数千年前乔治亚传统的古老酿造技艺。
虽名为橘酒,它并不是使用橙色水果,而是「用红葡萄酒的方法处理白葡萄」:当白葡萄经历长时间的泡皮过程(从数小时至数月不等),酒液便会逐渐染上迷人的橙色调或琥珀色泽。
橘酒最显著的特点是它拥有一般白葡萄酒所缺乏的单宁,同时保留了白葡萄酒标志性的清新酸度。随著泡皮时间的延长,酒体变得更加浑厚,风味也更加复杂。这种古老的酿造工艺在现代酿酒界的复兴,为葡萄酒爱好者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味觉体验。
黄葡萄酒:来自氧化与时光的金黄光芒
如果说橘酒带来实验感,那「黄葡萄酒(Vin Jaune)」则是时间淬炼的经典。与一般葡萄酒陈年不同,黄葡萄酒的酿造不会补充蒸发掉的酒液。这使得酒液表面逐渐形成一层酵母保护膜,这层被称为「voile」的薄膜隔绝部分氧气,同时允许微妙的氧化过程发生。这种独特的陈年方式赋予了黄葡萄酒特有的核果香气和氧化风味,以及那亮眼的金黄色泽。
黄葡萄酒的风味特征非常独特,常常带有核桃、杏仁、咖哩和蜂蜡的香气,口感浓郁而复杂,酸度清新。这种酒以惊人的陈年潜力著称,优质的黄葡萄酒可以陈放数十年甚至上百年而不衰败。
类似风格的葡萄酒还有法国波尔多的苏玳甜酒和匈牙利的托卡伊,它们都透过某形式的氧化或贵腐菌作用,发展出金黄色泽和独特风味,展现了时间对葡萄酒的神奇影响。
蓝葡萄酒:是艺术还是噱头?
在葡萄酒的色彩革命中,最令人惊讶的或许是2015年问世的蓝葡萄酒。这家名为Gik的西班牙厂商由六位年轻创业者创立,他们大胆地将红白葡萄品种混合,并加入红葡萄中的有机蓝色色素和食用色素,创造出这种前所未见的蓝色酒液。
尽管这种蓝葡萄酒因新增了甜味剂和色素而不属于传统葡萄酒范畴,它的出现反映了现代饮食文化的一股新趋势:「酒不再只是需严守规范的传统饮品,而可以是创意与市场的交会。」Gik团队直言不讳地表示,他们的目标是打破葡萄酒世界的陈规旧习,创造一款适合新世代消费者的产品。
蓝葡萄酒的问世在传统葡萄酒界引起了巨大争议,许多专家批评它更像是市场营销的噱头而非严肃的葡萄酒。然而,不可否认的是,它确实引发了关于葡萄酒本质的讨论:葡萄酒必须遵循传统吗?创新与尊重的界限在哪里?什么是「真正」的葡萄酒?
既然葡萄酒色彩如此丰富,是否能从颜色推测风味?
答案是──可以,但有限度。
深红酒:通常来自较长浸皮,单宁较重,酒体饱满
淡红酒:酒体轻盈,果香明显,单宁较柔和
粉红酒:介于白与红之间,清爽活泼,适合年轻饮用
白酒浅黄:偏年轻,酸度高,以新鲜果味为主
白酒深金:可能经橡木桶,口感更圆润,风味更复杂
橘酒:具结构、单宁,香气复杂,常有氧化风味
黄酒:具有氧化与坚果气息,风味浓郁持久
然而,单靠颜色判断风味仍然有限。毕竟酿酒师的风格、发酵方式、产区气候都会让酒展现截然不同的灵魂。例如,一瓶颜色浅淡的黑皮诺可能拥有惊人的复杂度,而一瓶深金色的白葡萄酒可能从未见过橡木桶,只是来自一个阳光充沛的产区。
更专业的品酒者还会观察葡萄酒的色调和边缘色泽。例如,随著陈年,红葡萄酒会从紫红色转变为砖红色;白葡萄酒则会从淡黄色发展为琥珀色。这些细微的色调变化可以提供关于葡萄酒年龄和状态的宝贵资讯。
